山西省长治二中、忻州一中、 临汾一中、康杰中学、晋城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题,约8370字。
2017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命题:长治二中 忻州一中 临汾一中 康杰中学 晋城一中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里的“政治变革”指的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民主禅让到王位世袭
C.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D.从列国纷争到中央集权
2.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以上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3.钱穆认为:“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C.瓦解了宗法观念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4. 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和巩固国家统一
5. 西晋文学家傅咸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
A.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
B.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D.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
成许多惨剧
6.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 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