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90个字。
巧借广告学语文,努力探索新课改
永春五中 郑顺基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从报刊、书籍或其它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个目标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从有关资料中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也应利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本人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即把广告引入了语文教学中,巧借广告学语文,取得较好的效果。广告借助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通过报刊、影视、广播等各种媒体走进千家万户,发挥着其独特的宣传教育功能。一则成功的广告,往往就是一件值得推敲的艺术品。
一、巧借广告学修辞
巧用修辞是广告制作的惯用技法之一。对偶、双关、夸张、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广告词中均不鲜见,如“感冒找快安,快安治感目”,——连珠,“抹舒尔麦康,告别痒痒痒,不再烦烦烦”——反复,“火气少一点,轻松多一点”——对比,“读书轻松一点,考试胜人一筹”——对偶,“弹得好,弹得妙,弹得味道呱呱叫”——反复、拟人。这些广告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简单易记,不仅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富有特色。这样的广告词不能不令人拍手叫绝。修辞手法本身概念繁杂,抽象、枯燥,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老师难教,学生怕学。但以学生熟知的广告词为例组织教学,往往能化难为易,学生很容易掌握各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广告词通俗、形象,有趣,学生乐学易记。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老师再适当点拨,讲清概念,不费吹灰之力,教学难题迎刃而解。好多广告词都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学生在戏闹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借用广告学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