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暑期验收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42道题,约8900个字。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假期验收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依据材料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
A.认为王国制、郡县制各有利弊B.反对过分削弱地方权力
C.猛烈抨击君主专制高度集权D.主张地方适当分权自主
2.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4.《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的铸造:夏朝初年,夏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共主,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表明( )
A.九鼎象征王权高度集中B.夏王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夏朝王权威渐趋强化D.夏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5.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
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6.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B.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C.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7.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