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9/8 6:18: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9题,约10590字。

  2016年北京市普通中学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5分.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10题每小题2分,共计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乙烯、合成橡胶和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2.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格:
  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  )
  A.①②④⑦ B.⑤⑥⑦⑧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3.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乙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下列推断:①甲一定是氢氧化钠;②乙一定是硫酸钠;③丙可能是硫酸;④丁一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加入10g2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  )
  A.3.4g B.4.1g C.4.5g D.无法计算
  6.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甲 C Na2CO3 CO2 Fe
  乙 O2 Ca(OH)2 CaCO3 HCl
  丙 CuO MgCl2 NaOH CuCl2
  丁 CO2 稀H2SO4 Na2CO3 NaOH
  A.A B.B C.C D.D
  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B.
  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
  C.
  验证减小压强物质沸点降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