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道小题,约5220字。
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2. 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
3. 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C. 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D.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4. 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联亲裁。”这说明
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 B. 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
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 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
5. 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 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6. 太平天国立国之始就开科取士,其后制度日备,有会试、乡试、县试等,而且录取颇宽。这说明太平天国
A.注重宣扬儒家传统文化 B.政权性质日趋封建化
C.缺乏新政治体制的建设 D.注重扩大人才的储备
7.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8.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9. 右面是1926年~1929年中共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