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鬼》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1720个字。
27.订鬼
【学习目标】
1.掌握“为、致、凡、至”等实虚词的意义。(重点)
2.正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主题。(重点)
3.理解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论证思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代有个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今天我们学习东汉末年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一篇论鬼的议论文,他会进一步告诉我们,世间传说的鬼或神都是不可信的,都是人们心里想象出来的,大家如果不信,就请读读这篇文章,读完后你们就会明白鬼是怎么被人想象出来的。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著《论衡》一书,30卷,85篇,20余万言,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着力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思想和天地万物由神主宰的谬论,成为一部宣传无神论的光辉巨著,开创了我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新阶段。
2.读准下面生字的读音。
衽(rèn)庖(páo)箠(chuí)(mò)
3.重点实词释义。
(1)非人死精神为之也:为,变成。
(2)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存想,想象。
(3)致之何由:何由,因为什么。
(4)存想则目虚见:虚见,恍恍惚惚地看见。
(5)效之:效,验证。
(6)困剧:极其难受。
(7)或泄于目:泄,显露,表现。
(8)同一实也:实,真相本质。
三、合作探究
(一)文意感知
1.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注意以下语句的翻译。
(1)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明确: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胡思乱想所造成的。
(2)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明确:伯乐学习鉴别马,仔细端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
(3)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立守其旁。
明确:病人身体极其难受,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棒鞭子殴打他,或者看见鬼拿着槌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