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8310字。
立发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05-11-6
制卷:施永彬 校对:田玉春
说明: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奢靡(mí) 自缢(yì) 阡陌(mò) 含情脉脉(mò)
B.雪霁(jì ) 踟蹰(chí) 轩榭(xiè) 贻笑大方(tái)
C.疑窦(dú) 恬然(tián) 哺育(bǔ) 否极泰来(fǒu)
D.浣衣(huàn) 机杼(zhù) 纤细(qiān) 揆情度理( ku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陨落 天堑 漂泊 接踵而至
B. 草芥 暮蔼 驰骋 以逸代劳
C. 潦倒 嬉戏 厮守 夙兴夜寐
D. 憔悴 羁旅 臆断 壮志未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 南方沿海的六合彩恶疾,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受害者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赌风猖獗之地经济倒退。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心不已。
D. 不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还是在幸福的和平时代中,他们一家三口始终相濡以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B. 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C.“神州六号”升空,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D. 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踟蹰”,犹豫徘徊的意思。意义相近的词语有“踯躅”“踌躇”等。“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是“悲愤”的意思。
B.“誓不相隔卿”与“誓天不相负”中“相”的用法一样,都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此去经年”中“经年”是“一年”的意思。
C.“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与“去来江口守空船”中的“去来”都是偏义复词。“终继五国迁灭”中的“迁灭”是“改变”的意思。
D.“三岁为妇”,三年来做你的妻子。“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两个“其”指代内容相同。“纵豆蔻词工”中的“纵”是“如果”的意思。
6.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氓》《无衣》《静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
B.《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仅有的长篇叙事诗。全诗突出表现了屈原本人的进步理想、政治热情、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C.《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本意在悲叹六国因赂秦而导致灭亡。作者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有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D.《琵琶行》全诗以人物为线索,琵琶女的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二者融为一体。
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雄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两次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略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纪年法常用的有:干支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