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50个字。
作文系列讲座之三
由重语言到重思维的转变
塘下中学:华丽
作文教学应该从人出发,还是从文出发呢?
从文出发,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何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各种文体怎么样的写法。一般而言,懂得了文章的基本要素就可以了。
作文教学应从人出发。①我们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作人,可见作文要以人出发;②从文章的生成过程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写作者)的转化,即写作者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对客体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转化,无论是第一转化,还是第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人。
从人出发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人出发,关键应该抓什么呢?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思维而不是语言。
首先强调语言等于说是以文为本。
其次,从历代主张看,孔子曾提出“文质彬彬”的主张,《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是质地胜过文采;“文胜质”则相反,即内容虚假、言不由衷,结合华丽的辞藻。他主张宁可“质胜文”,不可“文胜质”。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文附于质”,他认为应该“为情造文”,而不应该“为文造情”。
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