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语言到重思维的转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7 23:45: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50个字。
作文系列讲座之三
                                 由重语言到重思维的转变
                                                                      塘下中学:华丽
作文教学应该从人出发,还是从文出发呢?
从文出发,我们已经作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何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各种文体怎么样的写法。一般而言,懂得了文章的基本要素就可以了。
作文教学应从人出发。①我们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作人,可见作文要以人出发;②从文章的生成过程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写作者)的转化,即写作者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对客体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转化,无论是第一转化,还是第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人。
从人出发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从人出发,关键应该抓什么呢?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思维而不是语言。
首先强调语言等于说是以文为本。
其次,从历代主张看,孔子曾提出“文质彬彬”的主张,《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是质地胜过文采;“文胜质”则相反,即内容虚假、言不由衷,结合华丽的辞藻。他主张宁可“质胜文”,不可“文胜质”。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文附于质”,他认为应该“为情造文”,而不应该“为文造情”。
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