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13 22:28: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80个字。

  《乡愁》教学设计
  曹斌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能够通过赏析诗歌中的字词来体会诗歌的意蕴。
  3.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诵读为基础,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乡愁又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常新的主题。许多诗人都曾表达过那最让人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思乡之情。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峰峦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课本上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一番乡愁的韵味。
  (看屏幕)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尤其诗中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集中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在欣赏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注意节奏和重读音,并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简介作者
  (看屏幕)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2.学生先自读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3.指名读,师生共评。(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看屏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