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年中考二模全科试题(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政治试卷.doc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16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3.考试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框中。(2分)
如今,当我走过二十多年的喧哗与浮zào( ▲ ),在一个融融的春日里伫(▲ )立在石头河畔,细细审视这条流过自己生命的长河时,却陡然发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石头河旧颜不改,兀( ▲ )自年复一年地流着,从秦岭山涧一路奔涌,从斜谷的秋风诸葛亮的羽扇纶巾里倾泄而下,笃定自若的沿着既定的流向,注入逶迤东去的渭水。没有人知道,在这里,它流淌了几千年,有多少故事曾在它的身边上演,但它始终冷眼旁观着起伏跌dànɡ( ▲ )的生活,洞察着世间万物的生长以及灭亡。 ——(陈忠实《关于一条河的记忆》)
▲ ▲ ▲ ▲
2.默写。(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3) ▲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处望神州, ▲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子曰:“君子坦荡荡, ▲ 。” (《论语》)
(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 (庄子《逍遥游》)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家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B.绍兴城的两名庸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原配蟋蟀一对”。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D.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服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⑵阅读《红岩》选段,在横线上补写人物名称。(1分)
“监狱之花!”江姐的睫毛上凝闪着喜悦的泪珠,不顾创痛,紧抱着乳婴,怡然地笑了。
给乳婴取名“监狱之花”的人是谁?答: ▲
⑶阅读《草房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不少孩子跟着喊:“他是校长的儿子!”
刚有点动摇了的毛鸭一听,心里很不服气:“校长家的儿子?校长家的儿子就怎么啦?校长家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校长家的儿子就是人物了吗?拿校长来压我!校长也不是干部!我在乎校长?”他根本不再理会只穿一件小短裤的桑桑。
又过了一会,这边眼睛亮的孩子,就指着大河说:“桑桑又游过来了,桑桑又游过来了……”
岸边一片叹息声。一个路稍微远一些的女孩竟然哭起来:“我不敢一人走……”
① 选文中孩子们遇到了什么困难?(1分)
▲
②是谁让毛鸭出手相助的?毛鸭为什么听他的话?(2分)
▲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不少汉语学习者开始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下一代,甚至周围人。②2015年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二等奖获得者、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学生阿丽莎•伯科威茨成在新生入学时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汉语。③她告诉记者,最令她不能忘怀的是与汉语在纽约街头难忘的意外邂逅:不经意间听到有人在说汉语,她四处寻找中国面孔,没想到是一名白人男子在对他的儿子说汉语。④“小男孩大概只有4岁,汉语说得非常顺利,太不可思议。未来我也要让我的孩子说汉语!”
⑴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 ▲ 和 ▲ 互换位置。
⑵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 后增补 ▲ 。
⑶第③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 。
⑷第④处搭配不当,应将 ▲ 改为 ▲ 。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注:桃花怒放,艳红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