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压缩语段”技巧例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21:47: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20字) 
      
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压缩语段”技巧例谈 
湖南 平江 七中   钟任凭 


“语段压缩”是备受高 考青睐的考点,自1999年首次出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年都有考查,并已初步形成考查的题型模式。今年全国共有江苏、天津等六省市考查了这一考点。 
不管何种题型模式的压缩,不管需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压缩,归根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有人说:“压缩后的语句其实就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关键信息”就是“有效信息”,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来找“关键信息(有效信息)”呢?下面依类分别类说。 

一、浓缩概括类题目 要求提取全面、准确的“有效信息”。 
 例1、(2004 江苏卷)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句话概括。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搏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分析:此文段的内容理解有一定难度,即对“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一句不理解,很多同学遗漏了郭沫若的观点。另外因为没注意“魏晋封建论”的暗示而导致语言表述不够简洁。 
解题时如能对应题目要求,找出涉及的所有代表人物: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再依据“魏晋封建论”说法的提示概括出“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等学说名称就不会遗漏要点且语言也简洁了。然后再将人物与学说准确配对,则可完整答出该题。 
答案为: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例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旨。(12字以内)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今年一月的读者调查显示,在2002年有50.8%的读者常读成功励志类的图书,有43%的读者常读人物传记类图书。这表明“成功进取的经验”是当前青年人的一个“强需求”。不过,“偏食”有害“健康”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