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月考试卷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15:08: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00字。

高中语文(必修1-5)质量检测模拟试卷
本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   阅读鉴赏  (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文中的空隙部分。(1)或(2),(3)或(4),(5)或(6),(7)或(8),各选1题,共可选4题)(8分)(识记)
(1)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6)同是天涯沦落人,                。唐·白居易《琵琶行》
(7)青山依旧在,                  。(罗贯中《三国演义》)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依依不舍之情。
B、本诗借物寓意,借物寄寓了诗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而有意隐归之情。
C、此诗既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政治诗,通过景物将作者的心境和政治现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结合全诗,请对“流水”、“暮禽”作简要分析。(5分)
答:                                                                
                                                                       
 4、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9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5、下列各项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今日之事何如               B、臣请入,与之同命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
                                                                 
    (2)故谴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隋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机杼:织布机。机杼之物:指劳作得来的东西。)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