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33道题,约13690个字。
襄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五月月考
历史试题
_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比较以下两组图片,提取近代中国男女服装变迁的两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予以说明。
2.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喑局面D.报纸宜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3.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
B.反应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
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
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实行生产
4.对于京张铁路的修建,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19世纪末由中国人自行施工建造的一条铁路
②由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
③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工程完成出色
④为减缓坡度设计了“人”字形路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A.19世纪二三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初期
6.<《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7.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
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
8.据记载,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剪辫后兴起的博士帽、草帽、卫生帽及毛绳便帽,大多来自外埠。……青年妇女则纯用长衫短裤,不逮膝、露腿赤胫,争趋时髦。”该时期是
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D.新中国建国后
9.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评论表明了怎样的舆论导向
A.倡导革新服饰推动生活文明化B.推进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开路
C.学习西方同时注重维护民族传统D.促进服装行业适应外向型经济
10.对于京张铁路的修建,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19世纪末由中国人自行施工建造的一条铁路
②由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
③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工程完成出色
④为减缓坡度设计了“人”字形路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