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试卷(1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5 9:05: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0(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42.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1(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63.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2(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97.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3(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15.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4(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40.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5(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06.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6(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04.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7(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968.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1(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40.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2(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345.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3(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785.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4(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97.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5(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67.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6(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67.5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7(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22.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8(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435.00 KB
2016届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二中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考试题重组周周练:9(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338.50 KB
  2016届高三化学高考试题重组周测试卷 周练1
  1.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
  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
  2.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3.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
  4.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5.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处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7.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①Na2O1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
  9.为了检验某含有 杂质的 样品的纯度,现将 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2016届高三化学高考试题重组周测试卷 周练2
  1.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2.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3.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 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
  B.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C.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D.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2-4、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2-4
  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6.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7.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测0.1 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通电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8.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双选)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10.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 Z可能是氯化钠      
  2016届高三化学高考试题重组周测试卷3 
  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                                (     )
  A.橡皮擦——橡胶工业                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
  C.铝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
  3.(2015北京)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4.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A
  B.1L0.1mol•L-1 的NaHCO3溶液中HCO-3 和CO2-3 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A
  D.235g核素 发生裂变反应:   ,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10 NA
  5.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7.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8.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