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800字。
潍坊七中教学一部高二月考试题
语 文(命题人:陈青风) 2005.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
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飓风 遽然 拮据 前倨后恭 龙盘虎踞
B.孤傲 辜负 沽名 呱呱而泣 怙恶不悛
C.填塞 畋猎 聒噪 恬不知耻 暴殄天物
D.装潢 辉煌 彷徨 巧舌如簧 人心惶惶
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 唾手可得 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 突如奇来 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 方枘圆凿 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 毫无二致 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
⒊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图书市场上的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为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__。
(2)产品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__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作出正确的抉择。
(3)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的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A.不耻 巨变 制约
B.不齿 剧变 限制
C.不耻 巨变 限制
D.不齿 剧变 制约
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B.据有关部门统计,出版市场上的WTO书籍,已经超过了3000种,真可谓琳琅满目,洋洋洒洒。
C.他这个人做事一向循规蹈矩,没有丝毫的创新精神,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济学家认为,公共假期的延长是中国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B.全文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人们对环境污染引起了重视。
C.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出了双层玻璃,使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加美丽。
D.中国内陆和沿海在劳动者收人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即便是在同一城市,劳动者之间也存在很大收入差距。
⒍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我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B.元杂剧在结构上基本形式是四折戏加一个楔子,在演员的表演方面已具有唱念做打的表演特点,角色也有末旦等扮演,在中国戏曲史上成就突出,著名的作家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望江亭》。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走钢丝”挑檐制震
除了地震、台风之外,在气候特征上日本与中国的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潮湿多雨。日本的年降雨量高出中国大陆的一倍以上,因此,日本自古以来的建筑设计都把屋檐外延尺寸做的很大。远远伸出墙壁的宽大屋檐,避免了雨水浸泡墙壁或渗入地面使地基变软、最终引起建筑物倒塌的隐患。
日本木塔当然也不例外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五重塔交错悬臂梁伸出的挑檐,其宽度可达木塔主干直径的一半以上,使塔顶坡度由内向外逐渐变缓,从而构成日本独有的悬链状塔顶线条。很多日本人对这样的线条情有独钟,据说它可让人联想到富士山舒缓倾斜的山坡和松树斜重的枝条。日本木塔这种宽大的挑檐从造型和保护地基的角度上充分展示出了日本的民族风格,而更主要的作用仍然与地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