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道小题,约8420字。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40题 满分60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
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
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
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
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
2、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
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
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3、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4、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5、宋代地主阶级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B、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6、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 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
7、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8、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