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5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mp3
  • 资源大小: 2.0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 21:28: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设计.doc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男声朗读-配乐朗读(mp3素材).mp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4张.ppt

  《水龙吟》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一、教材分析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中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抒发感情时运用了写景、用典等艺术手法。此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二、学生分析
  通过初中及高一以来对一些诗词的学习和鉴赏,此时期的学生以具备一些基本的诗词鉴赏能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个人努力以及和同学探讨可以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4、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5、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