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配套精品测试(41份打包,含答案)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鲁迅自传.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第一千个球.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少年爱因斯坦.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第二单元.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专题+写作+写传记.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黔之驴.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陋室铭.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爱莲说.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口技.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第六单元.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给编创人员出点子.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小专题+写作+编写寓言.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地毯下的尘土.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巨人和孩子.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蟋蟀在时报广场.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骆驼寻宝记.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小专题+写作+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我爱这土地.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乡愁.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纸船.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专题+写作+仿写诗歌.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苏州园林.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洲际导弹自述.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第四、五单元.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小专题+写作+说明事物.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海燕.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白鹅.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鹤群.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第一单元.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小专题+口语交际+我喜欢的卡通形象.doc
2016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小专题+写作+写一篇状物的文章.doc
第一单元
1 石榴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武则天》《棠棣之花》等。
2.字词积累
骨(ɡǔ)风骨(ɡū)花骨朵 辟(bì)辟易(pì)开辟
称(chèn)匀称(chēnɡ)称赞 禁(jīn)不禁(jìn)禁止
3.主题解说
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4.重点突破
作者借石榴寄托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课文语句体会这些情感。
提示一:“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既写出了石榴的形态美,又写出了它的精神美。作者借写石榴赞美了坚强不屈、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
提示二:“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一句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赞颂夏天,实际上是用夏天象征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蓬勃的生命力。
提示三:“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作者把石榴视为“夏天的心脏”,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5.结构图解
石榴爱石榴(1段)最可爱 对比 总领下文画石榴枝叶美(2段)奇崛而不枯瘠 清新而不柔媚花朵美(3-5段)夏季的心脏果实美(6段)破口大笑 一口皓齿赞石榴(7-9段)充满活力 热情向上
,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奇崛( ) 枯瘠( ) 丰腴( ) 束缚( )
àng( )然 玛nǎo( ) xī( )利 忍俊不禁( )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形容色彩繁杂)
B.石榴有梅树的枝干, 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奇特挺拔)
C.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
2 海燕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著有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散文集《佝偻记》《欧行日记》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散文。
3.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4.重点突破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全文以“乡愁”为线索,描绘了“春景图”“海天图”两幅图画 (文章可分为前后两部分):(1)前半部分运用倒叙的手法对故乡的小燕子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再现了出来;(2)后半部分作者从遐想回到现实,并带着对故乡的小燕子的深厚感情,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5.难点攻克
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
提示: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自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精灵”。虽然它在离家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
6.结构图解
海燕故乡的小燕子漂亮的外表点缀着春天充满了生机注入了快乐伶俐可爱海上的小燕子辽阔的海天从容地斜掠从容地浮憩是海上英雄海上英雄思乡之情
7.学法点津
怎样把握散文中作者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不管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与世界观的反映,散文作品也不例外。尤其是对抒情散文的情感体验,往往成为考试的重中之重。
【典型例题】文章通过对“小燕子”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文章通过对小燕子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技法点睛】(1)抓住散文的文眼。抒情散文思想感情的表达,有的是显性的句子,我们谓之“文眼”,有的是隐性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