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31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老王》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明确文中的老王如同《品质》中的鞋匠格斯拉兄弟一样,虽然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能以诚实的品格牢牢地守护住社会的良知。
2.探究课文“愧怍”的深层含义,明确文章字里行间折射出的真实情感。
3.学习在写人叙事文章中准确运用具体事件的描述和形神兼备的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愧怍”的内涵。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这篇文章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我”与老王的交往。文章的作者是杨绛,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对于作者写作的功力,已经有人形象地称为“杨氏太极”,刚柔相济,形神兼备。我们看看下面的有关介绍:
杨绛的散文很善于写人。写人总离不开写事,而事件总发生在一定的时代,处在历史的长河中。杨绛写人常通过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的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间“带”出一个时代的影子。
——《野地里,听听那冷雨》
二、速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一个问题:文中最直接体现作者对老王的情感的句子在那里?
1.看到这个句子我们会产生怎样的疑惑?(幸运的人是谁?不幸的人又是谁?)
2.品读有关对老王的描写,看看他有着怎样的“不幸”,为什么不幸。
谋生的艰难
生理的不幸
居住条件差
家庭的不幸
受他人污蔑
板书:具体事件的描述
3.除此之外,对老王形神兼备的描写是在哪些段落?(8段和16段)
①教师范读第8段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找出你认为极具表现力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感受。
镶嵌:原意为“以物嵌入,作为装饰”,而这里则是“病入膏肓,没有生命的活力,无以支撑身体的重量”。
直僵僵:身体僵硬,行将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