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爱国运动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doc
陈道明-顾维钧巴黎和会演讲(流畅).f4v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21ppt.ppt (共21张)
姓名 秦家伟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滕州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五四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本课与必修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必修三第22课《新文化运动》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求知欲强,上课主动积极,但是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而且不太重视。此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分析 、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电影片段和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兴趣。
(2)在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时,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精彩发言。通过情景再现,把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氛围,并有助于回顾初中所学知识。通过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作为主线把整节课贯穿成一个整体。
(3)在介绍五四运动的过程时,展示五四传单和有关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