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ppt10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8 21:02: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听听那冷雨
学情分析(张建武).doc
观课记录(张建武).doc
教材分析(张建武).doc
教学课件(张建武).ppt
教学设计(张建武).doc
课标分析(张建武).doc
课后反思(张建武).doc
评测练习(张建武).doc
效果分析(张建武).doc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淄博一中语文组  张建武
  导入:课本诗《走在招魂的路上》节选
  检查预习:
  料料峭峭  淋淋漓漓  淅淅沥沥  滂滂沱沱  嗅嗅闻闻
  层层叠叠  咀咀嚼嚼  嘈嘈切切  忐忐忑忑  琐琐屑屑
  提示:通过这些词语把握本文语言的特点——音韵美。
  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听到的雨是冷的?
  学习目标:
  1、 吟咏诵读,把握作者聆听冷雨的情感。
  2、 品味鉴赏,体味语言中蕴藉的情感美。
  学习过程
  一、 整体感知
  1、结构与思路
  2、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听到的雨是冷的?
  提示:(1)春寒料峭(2)乡愁引发的心理感受
  3、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一段结尾部分,感受一下作者的乡愁。
  4、学生齐读。
  二、 品味语言
  1、师生共赏
  师生一起品读文章第七段。
  (1)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七段。这位同学读的过程,其他同学思考有什么感受?(冷)哪些词句能体现出这种感受?
  提示: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说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提示:“凄迷”指作者因远离故土,家乡景象存在于脑海中是非常模糊的,那种想见而不能见的感受,引发了作者的乡愁,心理上自然是冷的,是“迷”的。
  小结:实际上,这四个词是一种递进关系,凄凉是一种生理感受,凄清是一种大氛围,外在环境,凄楚是一种心理感受,而凄迷则是一种迷惘,不知该何去何从的痛苦,所以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听到的雨能不冷吗?
  (3)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化用蒋捷的《虞美人》?
  提示:①与作者写作的触发点相同。
  ②内容上:将自己的身世与蒋捷的身世相比,既是写诗人的亡国之痛也是在写自己为海峡两岸相隔的现状而心痛,同时又用少年不识愁滋味和晚年的亡国之痛做了一个对比,使这份痛显得更加浓重,此情此景让作者不禁心生冷意。作者引用这首宋词的目的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命运相似,心灵相通。
  (4)请同学配音乐朗读。
  (5)教师配乐朗读。
  2、自由品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