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ppt3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3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8 14:52: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3张,教案约2350字。

  姓名 许静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周村区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鲁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第三单元“走进自然”第二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文章,朱自清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读之陶醉。它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文中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典雅秀丽,让人读后满口余香。这一单元教学的任务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验作者独特的情感。
  二、学生分析
  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本文是作者在特定年代、特殊时期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一篇佳作,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读出景色,但难以走进作者的心灵。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隔靴搔痒的感觉,课前让同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真正走进作者。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这既是本科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文章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这一特点会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教学。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PPT、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绘制出作者的游踪路线图;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并绘制成情感变化图;然后绘制出二者的关系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画面奠定基础。技术手段:微软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
  2.学生以批注法对文本中的优美语句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
  3.补充与《荷塘月色》相关的资料,发布到班级网络平台上,要求学生阅读,拓展视野。
  技术手段:互联网。 荷塘月色.ppt
  阶段二:课中
  展示成果,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PPT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思维导图:①游踪图,②情感图,③情、景关系图)
  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加以评价。
  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组织学生分专题研讨“月下荷塘图”“塘上月色图”“荷塘四周图”,以及景与情的关系。尤其注意研讨优美语句。
  学生交流讨论,用word展示个人批注。荷塘月色.doc
  阶段三:课后
  以“秋之韵”为标题,写一篇景物描写的散文,上传班级网络平台上,并附上自评,其他同学阅读后跟评。用问卷星加以评价。
  技术手段:小作文评价量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