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ppt10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五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jpg
  • 资源大小: 2.2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7 22:30: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doc
读《伊索寓言》17张ppt.ppt
读《伊索寓言》批注.doc
思维导图.png
小结和主旨.ppt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张国华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邮件
  单位 济南市教研室   济南章丘七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读《伊索寓言》
  一、教材分析
  《伊索寓言》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篇目。选自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借《伊索寓言》中的九个寓言故事联类引申,洞烛世相,即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的人事比较,说明现代有些人狡猾的很,恶劣的很,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要防止碰壁上当。
  二、学生分析
  文章语言相当含蓄甚至晦涩,并且具有辩证性,对高一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是一大难点,但是文中所引的寓言却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可将寓言的阅读作为阅读重点,在此过程中带入难句的理解,两者结合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
  2、研读作者关于九个故事的议论,解决疑点,读懂这篇含蓄甚至隐晦的文章。
  3、在研读过程中理清思路,揣摩语言,概括要点,筛选信息,把握文意。这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解难,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课件展示熟悉的漫画寓言故事,营造学习这篇寓言的氛围。
  二、课堂上,巧用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三、在整体把握文本阶段,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作者引用了几则寓言?这几则寓言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四、然后进行文本探究:找出伊索寓言的本意和钱钟书引用后的不同用意,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探讨作者的用意。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