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总第七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761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总第七次)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80分钟 内容:必修全部、选修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计48分)
1.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①历史作用 ②农业政策 ③政治影响 ④商业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有学者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下列最能说明“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变法时的史实是
A.奖励军功 B.推行县制 C.统一货币 D.废除井田
3.“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小国寡民
4.“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A.实施三长制 B.推行均田制 C.整顿吏治 D.移风易俗
5.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B.改革赋税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6.“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
B.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C.新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
D.西方人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宗教束缚
7.英国驻日公使阿尔克科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说,“我们对日本的纲领是必须慎重行事。这就是说,我们在中国已经从太平天国人民革命中吃过苦头……这一切必须铭刻在心。”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
B.太平天国运动阻止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C.英国公使阿尔克科不主张侵略日本
D.日本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吸取了教训
8.当代某学者指出:“当变法运动以加速度深入触及到官僚机构、科举制度、旗人生计等方面的变革时,原来的许多支持者疏离了变法运动,并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