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ppt26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flv
  • 资源大小: 14.2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8 16:21: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
再别康桥 36张ppt.ppt
再别康桥(音画诗歌朗诵).flv

  姓名 吕敏 电话 15615186060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dzlvmin@tom.com
  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本节课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激情,充分感受和体悟诗人对康桥的喜爱和留恋,对曾经的美好的理想与追求的留恋与向往。
  二、学生分析
  在教授这节课时,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还处于朦胧阶段,还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相关技巧和方法,所以从最基本的意象入手找学生最易理解的角度。本届学生的优势是学习热情比较高,敢于展现自己,主动性强,所以可以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提高诗歌诵读的能力
  2、合作探究,分析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3、激情投入,感受作者的复杂情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使用教学PPT、Word文档、Excel表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PPT,对相关知识点的展示会使用Word文档,个别图表展示会用到Excel表格。
  使用这些技术,目的是力求达到相关知识展示更加直观、鲜明,便于学生系统整理,保持思路清晰;再就是可以拓展延伸,比如徐志摩的照片,康桥的图片,相关意象的拓展,既节省时间,还图文并茂;再加上视频音频的介入,可以帮助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