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ppt15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四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5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 22:19: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教案约1680字。

  姓名 郭微微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乳山市金岭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巷》
  一、教材分析
  《雨巷》是现代派戴望舒的一首抒情诗,安排在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本单元的单元话题是“美的真谛”,《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阴沉的雨巷,含蓄地表达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些期待的情怀。给人以一种幽深又朦胧的美感。这是一篇想象、文字及主观感受与一体的名篇佳作。学生在领略优美文字的同时,可以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怀。
  二、学生分析
  知识基础:学习的对象是高一学生,知识面仍较为狭窄,只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诗词知识。
  能力水平:不具备鉴赏诗词的能力,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应该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感受---领悟---升华。根据这个规律,所以决定采取以诵读贯穿全文,探究、交流相融合的方法教学。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学会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2、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感悟其中的感情。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ppt、微课、互联网音频等技术。
  阶段一:课前有效预习     技术手段:微课  小组评价量规
  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情感,确定诵读基调。
  2、微课进行诵读方法指导,学生在方法指导下诵读。
  3、小组内逐个诵读,合理评价。
  阶段二:课堂学习         技术手段:ppt   音频  图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营造学习这篇现代诗的氛围。
  2、合理使用PPT多媒体软件。在展示学习目标、意象解读、检测环节时,巧用音
  频、图片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感受,便于生生、师生的深层次
  对话交流。
  3、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直观刺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雨巷》的学习氛围中,从听读入手探
  讨:赏析意象,感悟情感;想象丁香姑娘,探究其象征意义,挖掘雨巷深层意蕴。由浅
  入深,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阶段三:课后             技术手段:量化评价表
  1、完善修改“心目中的丁香姑娘”通过班级“纸博客”分享交流,并且量化评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