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点评.doc
《酚》优课教学设计.doc
《酚》优课练习.doc
芬必得.wmv
《酚》优课课件.ppt
共1个课件,3份文档,1个视频。
名师点评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明了,教学过程中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从课堂实施来看,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效果良好,但在重难点的突破方面还应加强,另外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思维。
二、本次教学对本节重难节点把握得很好,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有不同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比较苯酚和苯、醇这两类物质性质的不同,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苯酚和乙醇的性质。如果在细节方面再加调整,效果会更好。
《酚》优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酚 教师姓名 廖世勇
课题来源 □适用年级:高二□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选修5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摄像机录制后期编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清楚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2)通过苯酚与苯及乙醇的对比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苯酚的发现和应用,逐步认识苯酚的性质;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逐渐树立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策略 用启发引导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对比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现实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已学的知识对未知的情景进行推测,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然后通过对比得出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从而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附于本表后面
《酚》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有哪些()
2.苯酚具有微弱的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A.变红色 B.变蓝色 C.不变色 D.变黄色
3.能说明苯酚酸性很弱的实验是( )
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
C、苯酚遇FeCl3溶液呈紫色;D、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出现浑浊。
4.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即反应,原因是( )
A.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苯环上氢原子活泼了;
B.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