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29 11:58: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50字。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编制:李召峰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积累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爱国名句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汉)司马迁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5.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
  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二、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对《左传》的高度评价。“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左传》的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二)了解背景
  春秋时期,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请先了解相关的史实: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流亡中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左右莫不含笑(颤巍巍老烛武)
  (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这样写烛之武:事郑国为圉(y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