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浙江专用高考化学复习:高考13题逐题特训(2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10题 题组一.docx
等值模拟(二).docx
等值模拟(三).docx
等值模拟(四).docx
等值模拟(一).docx
第10题 题组二.docx
第11题.docx
第12题 题组二.docx
第12题 题组一.docx
第13题 题组二.docx
第13题 题组一.docx
第26题.docx
第27题 题组二.docx
第27题 题组一.docx
第28题.docx
第29题 题组二.docx
第29题 题组三.docx
第29题 题组一.docx
第7题 题组二.docx
第7题 题组一.docx
第8题 题组二.docx
第8题 题组一.docx
第9题 题组二.docx
第9题 题组一.docx
题号15.docx
题号16.docx
第12题 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题组一 非水体系的平衡问题
[解题指导]
1.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步骤
(1)紧扣反应特点——解题的依据。
看清各物质的状态(有无固体、液体),明确气体分子数的变化(变大、变小、不变),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识别图像特点——正确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一看面(纵、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
题组二 如何快速进行离子推断
[解题指导]
解答离子推断题的四个原则
(1)互斥性原则: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与之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排除掉。
(2)溶液的酸、碱性原则
①初步判断可能组成哪些物质,联系盐类的水解。
②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第11题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 分析思路(要点)
(1)判断装置 看有无外接电源,有电源的为电解池,无电源的为原电池
(2)确定电极名称 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池: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3)写电极反应式 电极材料是否参与电池反应;电解质溶液是否参与电池反应;电解质溶液是否与电极产物反应
(4)计算 串联装置中各电极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题组二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命题人忠告]
1.掌握两类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2.区分三个易错问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B.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单晶硅可将光能转变成电能,原电池和电解池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
第13题 离子反应的综合应用
题组一 离子共存的判断
[答题模板]
分析程序 关键信息(关键词)
第1步:看清题干要求 “共存”还是“不共存”、“一定”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第2步:识别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①无色(Fe3+、Cu2+、MnO-4、Fe2+不能大量存在)
②酸碱性(酸碱指示剂显色,pH的数值、水电离H+或OH-离子的浓度等)
③其他附加条件
题组二 识破陷阱——准确判断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解题指导]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典例导语 审题指导(去伪存真)
题干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键词:正确
选项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老化的本质是什么?①增塑剂的挥发;②长链断成“小分子”。发生加成反应本质因素是什么?聚乙烯中有双键吗?
题组二 装置图体现实验原理或操作判断型
[解题指导]
解答装置图判断题的原则
明确装置作用→制备装置、安全装置如防倒吸药品取用、分离提纯、操作规范
↓
紧扣实验原理→是否加热、反应物的状态与性质、有无杂质及除杂试剂的状态等
↓
深挖考查落点→考查物质制备、气体吸收或收集、性质验证,基本操作、原理探究等
第9题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题组一 元素周期律的“共性”与“个性”
[解题指导]
在运用元素周期律推断元素性质时,既要关注元素共性,又要注意元素个性。同主族元素中,某元素的性质与同族其他元素性质差别较大,例如,氟的性质与氯、溴、碘的性质差别较大;锂的一些性质不同于钠、钾的性质。同主族元素,相邻元素的性质相似程度大些,例如氮、磷、砷,砷的性质与磷的相似程度大些,砷酸的化学式是H3AsO4,而不是HNO3的形式。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和S属于第3周期元素,P原子半径比S的小
B.Na和Rb属于第ⅠA族元素,Rb失电子能力比Na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