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江苏专用高考化学复习系列考前静悟篇:考前要点回扣(1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一.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八.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二.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九.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六.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七.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三.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十.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四.docx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五.docx
专题2 考前规范答题再提醒 二.docx
专题2 考前规范答题再提醒 一.docx
八、有机化学知识归纳
1.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混合物。
2.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CO、N2、C2H4;
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有NO、C2H6、H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有CO2、N2O、C3H8、CH3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有:CH3COOH、HCOOCH3、HOCH2CHO、CH3CH2CH2OH、CH3CH(OH)CH3。
二、用正误判断法回扣基本概念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5.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6.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7.Na2O2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9.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九、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归纳
(一)仪器的使用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加热试管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位置加热。
2.标明使用温度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滴定管。
3.“0”刻度在上边的仪器是滴定管,“0”刻度在中间的仪器是温度计,没有“0”刻度的仪器是量筒。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
4.药品的称量:先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性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容器中),再放药品称量;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六、元素及其化合物常考点归纳
(一)典型物质的性质归纳
1.钠
(1)Na可以和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产生氢气(水、醇、酚、羧酸、含氧酸),注意钠与盐溶液的反应本质。
(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2O2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Na2O2和CO2、H2O反应过程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注意与SO2反应不能简单类比与CO2的反应。
(3)NaHC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饱和Na2CO3通入CO2或加入无水Na2CO3都会有固体析出,但产物不同,前者为NaHCO3,后者为Na2CO3晶体;Na2CO3与盐酸互滴时现象不同。
2.铝
(1)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反应的本质相似,都是铝被氧化为+3价,还原产物都是H2,铝的氧化产物不同,特别要注意铝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产物是NaAlO2。
(2)铝热反应引发条件是高温及镁条、氯酸钾的作用。
七、常见有机化合物
1.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1)甲烷的特征反应: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________,生成的产物有五种:CH3Cl、CH2Cl2、CHCl3、CCl4、HCl,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乙烯的特征反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体现了乙烯的______________;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慢慢褪色,乙烯与溴发生________。
(3)苯的特征反应:有芳香气味,但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_;苯与溴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________;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在镍作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________。
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1.反应热的分析与判断
(1)反应热与物质具有能量的关系
ΔH=________。如图所示:
(2)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的关系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热与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关系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1.化学与环境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飘尘2SO3,SO3+H2O===H2SO4);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防治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
化学方法:①石灰石脱硫: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