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考化学(四川省)考前三个月考前静悟篇专题1:考前要点回扣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0.4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8 8:26: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一.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八.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八.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二.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二.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九.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九.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六.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六.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七.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七.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三.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三.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十.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十.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四.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四.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五.doc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五.ppt
专题1 考前要点回扣 一.ppt
  九、有机化学知识归纳
  1.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混合物。
  2.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CO、N2、C2H4;
  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有NO、C2H6、H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有CO2、N2O、C3H8、CH3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有:CH3COOH、HCOOCH3、HOCH2CHO、CH3CH2CH2OH、CH3CH(OH)CH3。
  3.除去C6H6中的C6H5OH,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用溴水。
  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
  5.用燃烧法(李比希法)可测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在,可直接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质谱法;与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六、元素及其化合物常考点归纳
  (一)典型物质的性质归纳
  1.钠
  (1)Na可以和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产生氢气(水、醇、酚、羧酸、含氧酸),注意钠与盐溶液的反应本质。
  (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2O2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Na2O2和CO2、H2O反应过程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注意与SO2反应不能简单类比与CO2的反应。
  (3)NaHC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饱和Na2CO3通入CO2或加入无水Na2CO3都会有固体析出,但产物不同,前者为NaHCO3,后者为Na2CO3晶体;Na2CO3与盐酸互滴时现象不同。
  2.铝
  七、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点归纳
  1.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法
  (1)注意涉及洪特规则特例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如Cr:1s22s22p63s23p63d54s1,可简化为[Ar]3d54s1
  (2)价层电子排布式,如Fe:3d64s2
  (3)电子排布图,如O: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ⅡA、ⅤA族部分元素例外,比同周期相邻族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都高。
  (2)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3.
  十、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归纳
  (一)仪器的使用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加热试管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位置加热。
  2.标明使用温度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滴定管。
  3.“0”刻度在上边的仪器是滴定管,“0”刻度在中间的仪器是温度计,没有“0”刻度的仪器是量筒。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
  4.药品的称量:先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性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容器中),再放药品称量;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1.反应热的分析与判断
  (1)反应热与物质具有能量的关系
  ΔH=________。如图所示:
  (2)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的关系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热与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关系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值,如图所示,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____________。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1.化学与环境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 2H2SO4(或2SO2+O2飘尘2SO3,SO3+H2O===H2SO4);2NO +O2=== 2NO2 ,3NO2+H2O=== 2HNO3+NO。
  防治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
  化学方法:①石灰石脱硫: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Na2SO3 吸收法:Na2SO3+SO2+H2O===2NaHSO3,
  2NaHSO3=====△Na2SO3+SO2↑+H2O。
  (2)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二氧化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