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基础》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1 9:26: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610字。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知识点一 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如图L4­1­1所示的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图L4­1­1
  2.在如图L4­1­2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若X为铁,则Y可能是(  )
  图L4­1­2
  A.锌B.石墨
  C.银D.铜
  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2SO4(aq)+BaCl2(aq)===BaSO4(s)+2HCl(aq) ΔH<0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
  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ΔH<0
  4.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
  5.铜锌原电池(如图L4­1­3)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L4­1­3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知识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6.在等质量且过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图L4­1­4
  7.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A>B>C>D  B.A>C>B>D
  C.A>C>D>B  D.B>D>C>A
  8.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L4­1­5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L4­1­5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9.有如图L4­1­6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L4­1­6
  A.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2e-===Mg2+
  B.Mg在A池中为负极,在B池中为正极
  C.B池中电子的流向:Mg→Al
  D.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溶液的pH会增大
  10.如图L4­1­7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所列M、N、P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锌,铜,稀硫酸溶液
  B,铜,铁,稀盐酸溶液
  C,银,锌,硝酸银溶液
  D,锌,铁,硝酸铁溶液
  11.按图L4­1­8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出负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  )
  图L4­1­8
  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