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8400字。
江苏通州兴仁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1)
江苏通州兴仁中学:黄永辉 0513-6183591 2005.10.8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jiào) 病菌(jǔn) 迷惘(wǎng) 脉(mò)脉
B.纤(qiān)绳 罗绮(qǐ) 商贾(gǔ) 胚(pēi)芽
C.羽檄(xí) 勇剽(piāo) 山峦(luán) 桂棹(zhào)
D.嘈(cāo)杂 溘(kè)死 羁(jī)鸟 机杼(zh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喷薄 终成眷属 倾圮 磐石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澜
C.笑涡 否极泰来 回朔 伶俜
D.提练 夙兴夜寐 樊笼 侥幸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 汝岂得自由 B.可怜体无比 时时为安慰
C.昼夜勤作息 既欲结大义 D.怅然心中烦 便作旦夕间
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读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吟”是诗的一种体裁,与“歌、行、引”等同属于近体诗。
B.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晚年时写作《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D.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歌行》选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乐府是汉代国家级的音乐机关,乐府诗是它采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
B.“相和歌辞”,在乐府诗中属于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它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达意抒情,赋予自然以灵性,激发人的审美愉悦。
C.本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然而,青翠茂盛的植物会随着秋声而衰败;百川东流,岂能西归?可见,自然现象蕴涵着何等深刻的哲理。
D.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因而诗篇告诫青少年:你们如园中葵,似早晨露,千万不要沉溺欢乐以免老而追悔不及。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6~7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牵牛星”“河汉女”,指的就是民间故事中传说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歌借此引起开始讲述牛郎织女那凄婉动人的故事。
B.“纤纤”写织女双手的柔美,“札札”写织女辛勤的劳作,织女的形象便跃然而出。
C.“章”是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幅面,“不成章”是写织女因内心痛苦而织不成布。后句的“泣涕零如雨”正是她内心痛苦的外化。
D.“脉脉”写河水流动的情况,河水在无言地流动,似乎在为牛郎织女的悲惨遭遇哀伤。“河汉清且浅”,人却隔两岸,令人感慨。
7.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重在写牛郎织女对封建思想的反抗,并以织女为诗的主人公。
B.这首诗用了许多叠字,琅琅上口,使诗歌朗读起来特别和谐,有韵律感。
C.这首诗五句十行,层层深入,抒写了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
D.这首诗写的是天上的事,讲的却是人间的事,其主题跟《孔雀东南飞》有类似的地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8~9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