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19
- 资源简介:
共16张,含有配套教案约3440字。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要学的内容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其核心内容是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理解它的关键在于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上以及接触过,同时高中政治课程政治生活中对三项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内容与政治学科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本课内容是本册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三大基本政治制度,解决重点的关键在于通过对1954年宪法和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内容和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而本课教学内容当中政治制度较多,纲领文件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错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准确记忆和理解的目的。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诞生。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时可供参照的理论和经验,培养学生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总结归纳、概括及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力求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获取历史知识,得出相关认识,并从思想上真正认同;②注重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社会经验和从课本以及补充材料中得到信息综合分析问题,力求让课堂充满思辨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引导学生加深对政治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人创新精神,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②通过引导学生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难点:通过对三大民主知道的学习,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了解:“建立与完善”
2.理解:“特点与意义”
3.见解:“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建设。从而提出疑问——“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以此引入本课。
互动,思考,回答
让学生认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本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