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一中2015-2016学年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27道题,约6880个字。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题,48分)
1.“‘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
A.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B.强化了异族管理地方局面
C.避免了地方权势的膨胀 D.能有效控制王畿以外地区
2.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
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D.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3.“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爹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多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 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5.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6.1960年我国与缅甸平等解决了边界问题,随后又先后与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大部分边界成为友好边界。边界问题的解决( )
A.体现我国不结盟外交的理念B.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
C.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外交形势D.为开拓与西方大国外交奠定基础
7.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排列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把作为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B.罗马法的法律程序灵活多变
C.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D.罗马法的权利观念保持不变
8.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9.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 )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 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 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