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60字。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问卷)
广州番禺石基中学 紫铜
班别: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默写(6分)
1、陈涉太息日:“ ! !”
2、《陈涉世家》中表现全文主旨体现作者抱负的名句是
3、《出师表》中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
4、过尽千帆皆不是, 。
5、 ,欲语泪先流。
6、只恐双溪舴艨舟, 。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8分)
甲文: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 箪含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文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文中的 (1分)
2、甲文中加方框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
乙文中加方框的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分)
3、乙文第一段中作者概述了自己身世及 的历史;后来成为成语的一个典故是: 。(2分)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千古名句,你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吗?(2分)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6、“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文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7、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历来被人们称颂,除了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警句以及俗语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3分)
8、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如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两位名人,并写出他们流传下来的名言或事迹。(4分)
(1)
(2)
(二)(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