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10810字。
人民版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题
山东兖州市第二中学王恩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注重个人和家庭,这和儒家上述主张是一致的。
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l%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
25.A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2、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宗法制的消解B. 分封制的崩溃C. 郡县制的瓦解D. 丞相制的废除
2.B 由题干中的“封建”、“裂”和“郡邑”可以找到答案。
2、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完善中央集权制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解析】A 从统治者的角度看,这样做可以三分相权,强化皇权。
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A.设置三省B.废中书省C.设中书省D.设置内阁
【解析】C 元朝三省合并为一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隋唐时期中央设立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其根本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