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对蜡烛、铁丝燃烧在再探究性》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6.5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3 21:5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5年11月北京市重点中学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对蜡烛、铁丝燃烧在再探究性 公开课 教案.doc
2015年11月北京市重点中学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对蜡烛、铁丝燃烧在再探究性 公开课 课件(20张).ppt
2015年11月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对蜡烛、铁丝燃烧在再探究性 公开课 学案.doc
台湾新北粉尘爆炸最新视频曝光 看东方.mp4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学案,1个视频。
  对蜡烛、铁丝燃烧的再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火焰温度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生成的物质不同。
  2.运用燃烧的条件,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测定火焰三层温度,加深对火焰温度的理性认识。通过每层温度不同,预测发生的反应不同,生成的物质不同。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导出焰芯和外焰的中存在的物质,并点燃证实预测内容,得出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通过分析燃烧条件和实验,让学生分析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得出化学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化学反应是可控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科学素养,元素是守恒的。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控制的。
  3.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可燃物与不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演示实验,测定蜡烛火焰温度
  提出假设:温度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查阅资料:石蜡熔点47~64摄氏度;沸点390~405摄氏度;分解温度450~560摄氏度
  通过资料,如何证明假设?
  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一位同学手持镊子夹住铝箔,将铝箔与火焰呈45度夹角,将铝箔一端深入到焰芯,观察现象;看到颜色、状态后,另一同学用火柴去尝试点燃铝箔的另一端,仔细观察现象。
  再将铝箔一端深入到外焰,观察现象;看到颜色、状态后,另一同学用火柴去尝试点燃铝箔的另一端,仔细观察现象。
  请同学汇报他们组的实验现象,并尝试做出解释。
  请结合以前学过蜡烛燃烧的知识,和刚才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吗?
  小结:物质是相互反应的,反应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观看
  温度从20—700度左右
  将焰芯、外焰的物质导出
  学生实验。
  深入内焰,铝箔另一端可见白烟,白烟可点燃,火焰较小,呈淡蓝色。
  深入外焰,深入的一端被熏黑,另一端可见黑烟,黑烟点不着。焰芯是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石蜡蒸汽等可燃物;外焰导出的物质是炭黑。
  学生讨论,回答:温度不同,火焰中存在或生成的物质不同;氧气的量不同,反应生成的物质也不同。 使学生从以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规律的能力
  课题对蜡烛燃烧的再探究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一:蜡烛火焰的温度
  温度大约从__________上升到_______________度
  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