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31 9:5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30字。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能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咏史诗歌中所言的“志”及写作特色。
  4.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法、问题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人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2.感悟杜甫咏史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对杜甫咏史诗艺术特色的赏析。
  2.诗人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咏怀古迹(其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单元是唐诗单元。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同一时期所作的三首诗,此首诗处于尾篇,有关作者及创作背景信息前两篇均有所涉及,但该篇是咏史诗,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资料。在赏析中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深入文本,鉴赏诗歌艺术特色和诗歌主旨。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首先让学生谈谈对王昭君的认识。
  2.引入诗人笔下的王昭君,结合王安石的《明妃曲》加以理解。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3.引出杜甫的诗篇。
  【设计思路】由学生对昭君的平面认知(比如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等)到诗人笔下的昭君(借了王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即“托前代以自鸣所不平”)再到杜甫笔下的昭君及其承载的作者的情怀──基本思路是先分析昭君这一人物形象,继而分析出这一人物形象又成为诗人笔下的载志意象。
  (二)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