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习俗的变化》ppt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华东师大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1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23 20:25: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2张,另有教案。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案
  教学设计:棋源中学董晋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知道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革、提倡女权等知识。  
  2.方法过程: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讨论与分析,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类,培养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重难点
  重点: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难点: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右图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的情景。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剪辫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之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于是军警走上街头为群众剪辫子。
  清末民初,人们不仅剪掉了长辫子,社会生活方面还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日常的穿戴都在除旧布新,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思考讨论】 除此之外,清末民初,在社会生活方面还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教材精华
  (一)主干知识
  1.辛亥革命在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促使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其突出表现是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限期剪辫,剪辫深入城乡各地。
  辛亥革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山装日渐成为中国男子的礼服。旗袍样式不断更新,深得女性的青睐。
  2.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称谓与礼节的改革,使人们人格独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3.禁缠足、倡女权是辛亥革命后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二)互动探究:
  1.对比完成表格          我会学 
  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型
  义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