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230字。
光
【学习目标】
1.认识大自然的“光”,感受大自然。
2.赏析散文“密”的特点,提高写作的发散思维能力。
3.认识阳光,感受阳光,培养雅致的情怀。
【学习重点】认识大自然的“光”,赏析散文“密”的特点。
【学习难点】提高写作的发散思维能力。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杨必(1922-1968),是钱钟书夫人杨绛的妹妹。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解放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68年因病去世。
翻译的《名利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2.写作背景
作为大家都熟悉的光,作者却用精细、绵密的笔给我们讲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以及带给人们的感受,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自然,领悟人生。
【课堂学习】
自主预习
1.字音识记
泫然( ) 庶民( ) 馨香( ) 氖灯( )
晨曦( ) 萦绕( ) 倏忽( ) 窸窣( )
嘿然( ) 褊狭( )
2.辨形组词
栩( ) 楷( ) 肆( ) 谬( )
诩( ) 揩( ) 肄( ) 缪( )
3.词语解释
乖觉:
褊狭:
泫然:
陆离光怪:
随遇而安:
差可比拟:
4.近义辨析
(1)征候•症候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症候:症候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表现。
例句:①不论是否信教,圣诞树已经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________、一种普世的意象。
②“从它的________来看,是血脉不足的表现,只要加以调养,应该没有什么大碍。”老中医捻着雪白的胡须平静地说。
(2)琢磨•捉摸
琢磨:思索、思考。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
例句:①虽然你的影子________不定,又淘气又不听话,它到底是你的一部分。
②队长的话我________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合作探究】
1.这篇散文写了哪几样事物?
2. 《光》这篇散文体现了作者写作思维的什么特点?
【拓展训练】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谦逊(xùn) 畸零(jī) 拯救(chěnɡ) B.镶滚(xiānɡ) 翌年(yì) 棱线(línɡ)
C.砍斫(zhuó) 打噎(yē) 干涸(hé) D.省思(shěnɡ) 大厦(shà) 踱步(duó)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陆离光怪 蕴藏 点缀 了望 B.荒谬可笑 篷勃 深邃 巍峨
C.娇艳欲滴 携手 阴霾 颓丧 D.平淡无奇 遨翔 骤然 瞭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