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ppt21
- 资源简介:
共14张,含有课时作业。
专题一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 材料指的是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禅让制,故选A项。
【答案】 A
2.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该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显示的是周朝政治体制,因而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两项所述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权力高度集中有违史实,D项所述的勤政爱民无法找到材料依据。故选C。
【答案】 C
3.《国学》杂志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的嫡庶权益分配,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无关的制度应是( )
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
C.世官制度D.丞相制度
【解析】 由“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D。
【答案】 D
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具有迷惑性,经济发展并不是维系分封制的关键,反而最终导致分封制的瓦解,排除;B项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并没有集权地位,也可排除;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崩溃,D项错误。秦国只有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这与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相比,说明秦分封制已经基本消除,凸显了君王的权威,即集权统治,故选C项。
【答案】 C
5.下列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解析】 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
【答案】 D
6.“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