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话题作文“和谐与美”导写与示例
安徽省舒城中学 何登保
【话题材料】
2005年新春伊始,“和谐社会”这一极具亲和力的温馨词语迅速“升温”,政府机关专题研讨,专家学者撰文阐释,新闻媒体竞相宣传。种种迹象显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会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也将引领着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
关于“和谐”,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有怎样的联想思考?请以“和谐与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1.用丰富的材料阐释“和谐”的价值和意义
莫泊桑说:“世界上只有和谐的美才有价值。”和谐美令人赏心悦目,欣享快感。只要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及其传说中,见闻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理论和实现途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佛教崇尚“与人为善”;道教主张“天人合一”;松竹梅和谐并称 “岁寒三友”,林和靖视梅为妻视鹤为子;还有脍炙人口的故事,诸葛亮“南和孙权”,才有“赤壁之战”的胜利;关羽拒“和”东吴,不仅失了荆州,而且父子死于非命……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
2.描绘生活中自然和谐的图景
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中精选典型片断,描绘和谐给人的美感。比如可以写成一篇散文,描写徽州古建筑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徽州民居背靠青山,面对绿水,在外观造型上又饰以粉墙黛瓦和高高的马头墙,具有诗歌般的韵律美;在厅堂条桌上摆放花瓶和镜子,有平平静静生活安定的喻意;悬挂的中堂和对联,又大多描述耕读为乐的文化思想;在黑、白、灰的平淡中,将门罩、楹联、匾额等艺术与建筑进行了有机结合,既抒发了他们对生活热爱和自然美的讴歌,又体现了自身的心理和谐。行文中要注意描写,将和谐美渗透于字里行间。
3.阐释构成和谐美的条件
“和谐社会”需要众人构建,需要范仲淹所言的“政通人和”,只有政事顺利,才能百姓和乐;要用法律调节和制裁平息为社会利益而发生的冲突,用传统道德教化人们,注重理性,提倡宽容。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防止自我麻醉和自我满足,也要防止追求皆大欢喜、好大喜功。
【佳作示例】
抹去不和谐的音符
舒城中学 任可
今天的中国,沐浴在“和谐社会”这个新名词的阳光之中,翻开报刊,点击网络,“和谐”一词触目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