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道小题,约5820字。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这形容的是(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六部制
2.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 )
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
3.在我国周朝时期,盛行“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4.《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5.《三字经》中所说的“周辙东,王纲堕”透露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分封制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6.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7.“……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郡县制
B.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
8.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9.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了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10、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1.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间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