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是如何抒情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9 19: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庄子《逍遥游》是如何抒情的<br>
关于《庄子》(包括《逍遥游》)的语言艺术特点,历来论者颇多,比如,明代屠隆在《文论》中评论道:“庄、列之文,播弄恣肆,鼓舞六合,如列缺乘蹻焉,光怪变幻,能使人骨惊神悚,亦天下之奇作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认为,(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闲也。”此二人上承《史记》,和司马迁对于《庄子》艺术特点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 对于本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真实感情,却很少有人论及。那么,文中流露的究竟是什么感情呢?是对黑暗社会的厌倦吗?还是对“逍遥游”境界的痴迷向往呢?是对大鹏鸟南飞壮举的赞叹之情吗?还是对蜩与学鸠的不满呢?  <br>
我们知道,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是所有文学作品共同具有的三大特点。阅读鉴赏每一部文学作品,一般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当然,《逍遥游》为庄子的代表之作,列为《庄子》全书首篇,其“形象性、典型性”自不必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从“情感性”这一角度来鉴赏这篇千古奇文呢?  <br>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感情,有的比较强烈,有的则比较隐蔽。现代诗人郭沫若曾在谈到创作《地球,我的母亲!》一诗的情景时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刚放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的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  <br>
这段话把诗人那一刻火山爆发般的激情记录了下来。而在《地球,我的母亲!》一诗中,强烈的激情确实也浸透了每一字每一句。我们在阅读鉴赏这一类作品时,是很容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有的作品在抒发感情时表现得非常隐蔽。比如西晋向秀的《思旧赋》,所抒情感就是非常隐蔽的,若不细加品味,则难以体会。庄子《逍遥游》(节选)一文中的感情也是非常隐蔽的,我们如果深入进去,反复品味,那么就不难发现,文中所隐藏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相当炽烈的。我认为,要品味《逍遥游》(节选)所抒发的感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  <br>
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是失败了。我们难道从大鹏身上体会不到作者志向高远而无法实现的痛苦吗?我们难道从描写大鹏南飞壮举的字里行间体会不到作者难以言说的苦情吗?  <br>
二、“小志不及大志,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  <br>
我们知道,庄子主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但是,从课文里,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当蜩与学鸠讥笑大鹏时,作者发自肺腑地斥责道:“适莽苍者,三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