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是非分明”辨病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4 19: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是非分明”辨病句
作者:薛立国
在辨析和修改病句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非常特殊的语句,这些语句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却又“似非而是”,这尤其需要考生“是非分明”,慧眼识病句。现按类分组辨析如下:

一、一面和两面

例1: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2004年高考福建卷)

例2: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年高考甘肃等地用全国卷)

一般地说,如果主语部分涉及几类对象或对象的几个方面,那么谓语部分必须与之相应;如果主语部分只涉及一类对象或对象的一个方面,那么谓语部分也必须与之相应。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那就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例1中,“好坏”是两方面,而后文只是从一方面来说。例2中,前文是从“好坏”“优劣”“高低”两方面来说,而后文则从“健康发展”一个方面来说,这两例都犯了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错误。但是,再看以下例句:

例3: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1997年高考全国卷)

例4: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例5:有些学生写作时一味无病呻吟,而不注重语言表达基本功的锤炼,殊不知,文字是否通顺,才是衡量一篇习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粗心的同学会认为,这三例也犯了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但是,这三例却是正确的,属于“似非而是”的语句。因为例3、例4、例5后半部分虽然没有使用表示两个方面或两种可能的词语,但却包含着两个方面或两种可能的意思。例3中的“增长”含有“增长快”和“增长慢”两种意思,例4中的“效果”含有“好的效果”和“坏的效果”两种可能,例5中的“标准”本来就是衡量事物好坏的准则。鉴于此,例3、例4、例5前后两部分是能相互照应的。

二、多重否定

例1:为了防止俱乐部老总以罢赛来要挟的事不再发生,中国足协于200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紧急会议,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例2:考试时要避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避免精神不可高度紧张;二、避免不可粗心大意;三、避免对难题不可“锲而不舍”而耽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