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选单元过关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题,约10170字。
河南省开封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
(北师大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1.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2.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那么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及地方是( )
A、1877年 台湾 B、1906年 北京
C、1877年 福建 D、1906年 上海
3.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4.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年份 记 事
1918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 香港版出刊。
A. 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 《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 《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材料不能反映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6.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是 ( )
A.铁路 B.航运
C.航空 D.邮政
7.1877年第一条电报线的架设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这条线路设在( )
A.广东 B.北京 C.上海 D.台湾
8.1986年,武汉最高建筑是新建的晴川饭店,24层,高88.6米,成为当时武汉第一座“第一高楼”。如今武汉最高的建筑是位于汉口建设大道和新华路交汇点的武汉民生银行大厦,共68层,高336米。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晴川饭店在武汉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C.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9.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0.以下说法属于近代中国民居发生的变化有( )
①在租界地区最早出现了西式建筑
②在南方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③在大城市出现了高级公寓和别墅式住房
④在四合院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居住大院多分布在北方城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