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小题,约6580字。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道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
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 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这一主张体现了
A.关注民生,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C.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D.强调权术、主张变革的法家思想
3、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荀子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兼爱非攻 B.民水君舟 C.天行有常 D.人性本恶
4、“垂拱而治”一词出自《尚书•武成》,其意是统治者无须费力,就可以使天下和顺、太平。与汉惠帝(高祖子)“垂拱而治”治国思想一致的成语是
A.内圣外王 B.居官守法 C.墨守成规 D.萧规曹随
5、“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地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这一思想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兴市民阶层 D.新兴资产阶级
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B.主张耕者有其田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中央集权
9、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