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ppt2
- 资源简介:
共20张,含有配套教案约3510字。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江西省安福县山庄中学龙咏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里的第三课,在学习了“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后,本课承接前面的内容,讲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黄埔军校的创立以及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以及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失败,因此开启本单元的第四课《红军建军和万里长征》。
所以,在本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但整体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另外由于课程的增加,对于历史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所以我设计的用学生非常熟悉而亲切的儿歌《两只老虎》导入《国民革命歌》,让学生童心大发的同时,还有改编歌词的自豪感,学生在熟悉的旋律里轻松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课的知识点有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四大块。学生要掌握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黄埔军校的概况和黄埔精神,北伐战争的概况以及分析北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简单的问题学生单独完成(比如黄埔军校的创立时间,地点,人物等,以及北伐战争的目的、时间、人物、战役等);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小团队的力量,互相交流,相互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讨论黄埔精神,讨论北伐胜利的原因等等)
培养学生看图说历史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列举出5张图片,找找图片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比如黄埔精神),本课还有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比如北伐战争过程的“铁军”精神)。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得到正面的情感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能力
难点:能力提升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歌曲导入。
在课前三分钟就开始播放儿歌《两只老虎》,让学生熟悉的旋律弥漫在教室里,营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