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题,约7830字。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2015.11
本试卷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小题,每题1.5 分,共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
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
2.右图为青铜器“卫盉”,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器内盖所铸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 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货币单位)的玉质礼器和价值二十朋的皮裘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这说明当时的西周
①存在货币交易的现象
②出现土地转让的情况
③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④青铜铸造业超过商朝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C.七国争雄,变法图强D.秦国崛起,完成统一
4.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
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
也。”以上言论出自
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韩非子》
5.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历史
的变化是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B. 从诸侯争霸到设置郡县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6.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
“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B. 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 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D. 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7. 右图为出图文物铜方升,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所制,考古学家在方升上发现了如下铭文“廿六年(前221 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这说明
A. 战国各国普遍采用商鞅的法令
B. 秦王朝重新创制了度量衡标准